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它在交际中的应用就是我们常听说的黄金定律。黄金法则是: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这是一条做人的法则,又称为“为人法则”,几乎成了人类普遍遵循的处世原则。
“人所欲,施于人”是在本着尊重"黄金定律"的主旨的原则下对这一古老的信条进行修正。对于21世纪的领导者来说要使自己与组织常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和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的诀窍在于遵循我们所称之为的“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
简单地说,就是学会真正了解别人--你的工作对方,然后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不是我们中意的方式。这一点还意味着要善于花些时间去观察和分析我们身边的人,然后调整我们自己的行为,以便让他们觉得更称心和自在。它还意味着要运用我们的智识和才能去使别人过得轻松、舒畅,这才是"白金法则"的精髓所在。
所以说,"白金法则"并不是游离于"黄金定律"之外独树一帜的东西。相反,你可以称它为后者的一个更新的、更富有人情味的版本。
与"黄金法则"相比,"白金法则"更进了一步:"别人希望你怎么对他,你就怎么对他。"
在今天高度竞争和变化无常的环境里,以你一厢情愿的方式去对待你的服务对象、合作伙伴和下属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你还不得不去了解他们的需求--而且有能力满足他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才行。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如何应对他们的个人需要。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了解彼此间的个性差别,虽然总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但乐此不疲。从早期的占星家开始,无数的哲人就一直寻求对人的行为模式作出界定。例如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医生就曾指出人分四质--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1921年,第一位从科学角度对人的个性风格进行研究的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琼则把它们对应归纳为直觉者、智觉者、触觉者和感觉者。
从那时起,心理学家们把人的行为模式划分为十多种,其中更多是集人的各种性格于一身的"合成性格"。有时,这些个性风格被冠以抽象的行为学上的名称,有时则用鸟类、动物甚至色彩来称谓。但几百年来,通行的做法是把人的行为归纳为四大类型。
那么,根据"白金法则",我们中的每个人基本都属于下述类型之一:
(1)指导者。个性固执而刚毅,充满自信和勇于挑战,遇事善做决断,果敢而不避风险。然而他们最缺乏耐心,心有所动则溢于言表。那些常常喜欢坐在桌子上首的人很可能就是指导者。
(2)社会活动者。开朗、乐观、热情,喜欢成为公众的中心。他们往往都有很多设想和主意,热衷于与别人交谈,特别是谈他们自己。这种人的特点是"务虚"长于"务实",处事短于为人。
(3)亲善者。天生的团队活动者,他们更喜欢平稳的生活而不是冒险,最看重的是与他人关系的亲疏远近。他们很有人缘,但有时太过胆小,对变革从来都不积极。
(4)智觉者。有很强的自控能力。为人小心谨慎,更喜欢理性分析,喜怒不形于色。他们喜欢做事有条不紊和秩序,凡事总讲"章法",遇事总循原则但可能也会有一点死板。
"白金法则"所测定的人的个性风格,不仅是对人群的人际心理定位,同时,也为领导者用"心"去领导、影响或接受别人的影响做好心理准备,我们常说,要有效地领导他人,就必须了解他(们)的个性,才能有的放矢,千篇一律的方式,过去不适用,未来则更行不通。
《白金法则》的作者亚里山德拉指出:根据"白金法则",你可以很容易地了解自己和别人。如果我们探究一下"白金法则"的本质,那么就是一句话:"尊重别人。"它打破了"他们对我们"这种人与人隔阂的格局,而统统融进"我们"这一种关系中。这是一个有助于你满足别人的需求和你自己的需求的有力的工具。但是还要记住,并不是人人都懂得人的个性行为这门知识的,或者他们甚至根本不想去懂,他们可能不想让你把他们看透。所以,我们建议:
(1)不要过于招摇。比如,不要尝试对办公室里的同事现场说法,草率地对他们的个性进行品头论足。要心里明白,不露声色。
(2)不要草率地对别人进行判断,从而做出一些基于错误的错误决断。能够识别别人的个性类型是很重要的,但最要命的还是如何顺应他们。不要用"白金法则"僵化地去套别人或主观限定别人。
(3)不要用个性类型的概念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例如,"我是个指导者,所以我天性就缺乏耐心和有统治欲",或"我的不能善始善终别人是可以体谅的,因为我是一个社会活动者"。"白金法则"是一种理念,而不是拐杖。